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精辟论述
2023-06-27 21:43:12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何慧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一、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二、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四、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五、习近平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六、习近平2018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七、2018年4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破坏了就很难恢复。

八、习近平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要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要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九、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十、2019年6月3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十一、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十二、2020年1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部工作情况汇报作出批示:“新的一年,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2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再次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考察汝城沙洲环保方面的讲话:汝城真是个好地方,绿水青山,房前屋后绿水环绕。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